
當所有的人都要遠行,你有沒有勇氣留在原地,造一座自己的小時代?
2013年是拉赫瑪尼諾夫140年誕辰。亞藝藝術推出以「偏愛」為名的音樂節,突顯拉赫瑪尼諾夫
在時代交替之際,仍堅持自我,拒絕隨波逐流的精神; 鼓舞人們追夢不是只有往前奔跑,敢留
在原地,依然可創造自己的小時代!音樂節邀請台灣首位留俄鋼琴演奏博士顏華容擔任音樂總
監,剖析拉赫瑪尼諾夫鋼琴作品的絢爛根源, 帶您以聽覺一探俄羅斯鋼琴演奏學派雄踞二十世
紀世界樂壇的箇中道理,傾聽冰火交融的冷冽深情中,拉赫瑪尼諾夫寓簡於繁的深情哲理。
被浦羅柯菲夫譏為「旋律活像是寫給音域甚窄的歌手」、斯特拉溫斯基口中身長六尺的「憂鬱巨人」
卻在我們耳中激起澎湃壯闊、令人低迴不已。其作品不足半百之數,卻曲曲憾動人心,那數十
首曾將難以數計的鋼琴名家們送上國際比賽冠軍寶座的鋼琴作品,更是國內樂迷們如數家珍的
經典。
140年前春天,拉赫瑪尼諾夫誕生於北國大地;70年前的春天,他在天使之城辭世,其鋼琴作品
是國內許多愛樂者最鍾愛的曲目,也是二十世紀琴鍵上從未停歇的亮麗與超凡。細數其原創鋼
琴作品,鮮少演出者隻手可數,而膾炙人口者響遍各地音樂廳。此次音樂節將從拉赫瑪尼諾夫
出生的春日四月延續至深秋,以四場鋼\琴音樂會為主軸,演出其全部的原創鋼琴獨奏曲。在88
個黑白鍵中,帶領樂迷們進入他明暗幽微色彩斑斕的交響化鋼琴世界。
由承襲諾豪斯學派馬里寧教授嫡傳弟子的鋼琴家顏華容率先演出鮮少演奏、全曲長逾40分鐘的
巨作拉赫瑪尼諾夫第一號鋼琴奏鳴曲、膾炙人口的第二號鋼琴奏鳴曲與顏華容親自改編的交響
詩《死之島》、以奏鳴曲與拉赫瑪尼諾夫最鍾愛的《神怒之日》(Dies irae)主題揭開音樂節序幕
,接著由同樣出身諾豪斯學派馬里寧教授嫡傳弟子、莫斯科音樂院助理教授葛拉瓦茨基擔任兩
套《音畫練習曲》的代言人。深秋之際,寫下布梭尼大賽記錄的齊柏絲坦將彈奏拉赫瑪尼諾夫
受柯雷里、舒伯特觸發的靈感交織出的變奏曲與《樂興之時》,壓軸則由國內樂迷喜愛的旅美
鋼琴家陳毓襄演出曲短情長、卻涵蓋所有調性豐富表情的兩套前奏曲與蕭邦變奏曲,為音樂節
寫下完美句點。
資料來源: La Vies
http://www.wowlavie.com/agenda.php?c_id=D2
兩廳院/售票聯結網
http://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Product/Product00/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oK4bYlG1GfzLBVYy1cSTtQ